全芯創傷復原中心年度電影徵文得獎作品第一名「男言之隱」

全芯創傷復原中心年度電影徵文得獎作品第一名「男言之隱」

2022-02-05   2054

電影由波士頓環球報新任主編馬蒂拜隆決定深入探究波士頓天主教會神職人員性侵孩童的醜聞作為起始,再經焦點小組四位記者繁冗的紙本資料檢索,及挨家挨戶探訪,從中示現社會結構對於報社追究真相過程中的冷眼、敵意,並緩緩鋪展出受害者困厄後的心理沈痾,最終,藉由專欄報導對整個宗教體系進行責問,而非著眼於單一個案,是以新聞標題選擇〈教會包庇牧師多年〉,而非「七十名神父涉及性侵」。


「如果養育一個孩子靠的是整個村莊的支持,那毀掉一個孩子整個村莊也脫不了關係。」律師加拉貝迪安言道,案件雖是個體犯罪,但同時更是社會結構與教會體制包庇和縱容的惡果。身處於濃厚天主教傳統的波士頓,欲揭露神父惡行無疑是與教會站在對立面,而面臨龐大結構權勢,聚焦小組仍毅然決然地展開調查。


調查歷程中可見受害人多為男孩,且通常家庭功能不彰,性格自卑,因此當他們受到如神般的神父關注時,產生「被神欽點」的錯覺,抑或有小孩因同性戀身份未受周遭親友的認同,是而對與之親近的神父產生信任感;可神父卻背叛其信任,破滅其信仰,並烙印下難以磨滅的傷創。而男性受害者揭露經驗與尋求協助上皆不易,首先父權文化賦予男性的性別表現包含不可輕易表露情緒、呈現懦弱的一面,是以在梳理自身狀態的方面格外困厄;且文化脈絡中習慣視男性為「加害人」,與「理想受害者」形象相異,體型高大的男性若為受害者,可能會有人責問他何不抵抗?但考量雙方交情或權力、身份關係等,加以誘騙、威脅、迷昏的手段,抵禦談何容易?再者,受害人求助時亦會擔心自己因被受同性性侵而被貼上同志標籤,還得承受旁人的質疑與嘲諷;第三,蒐證上,被脅迫口交或撫摸等行為很難留下證據,此外,查驗人員面對男性受害者的專業訓練與經驗也可能不足,如實際採證驗傷流程得將當事人衣物取回採樣,然當事人不見得知曉需攜帶更換的衣物,而機構若未跳脫對於性侵的「單一想像」,可能就僅備有女性衣著。


然而,男生也會受傷,每個人都可能是受害者。


一如法伊弗所質問的老邁神父,他聲稱沒有強姦這些小孩,因為自己小時候經受過,所以知道區別。被傷害經驗造就對自我的低價值感與羞疚感,進而牽涉藥癮、憂鬱、創傷後壓力疾患等,甚而欲證明自身男性氣概,結交多位女性伴侶,又或性侵害他人,這個「受害者會成為加害者」的迷思也是男性受害者不願求助的原因: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求救,卻發現自己可能會被歸類為「潛在加害者」,那不如將此事隱匿。可傷創後未癒合的劫後餘生,內、外在的壓力促使倖存者難以與他者再建立信任關係,無法投入真心與承諾,與人疏離或不斷地變換人際關係。


為理解倖存者們的心境,為促使療癒與復原的發生,必須回頭檢視所處的文化,檢視社會如何定義男性,唯有叩問根源,並逐步透過不帶價值判斷傾聽,讓當事人知道,即使世界上有律師可能會為維護生計而掩蓋真相;有報社罔顧社會正義而忽視受害者的求援;有人會為顧全無垢的信仰殿堂而淪作沉默螺旋,不過,與此同時,世界上仍然有人值得信任。


從事教育工作,營造友善且不帶著性別偏見的環境,我責無旁貸。日常授課時,便會將學習領域目標嵌入性平概念,如《世說.言語》所提謝道韞之詠絮之才便可連結至傳統文化所云:「女子無才便是德。」作說明,並從歷史脈絡探討產生此刻板觀念的因由;此外,課本描述中可能挾藏男女存有既定的性別框架,如男主外女主內的概念,故教師除了授業外,也必須時時檢閱教材、自我省思,增進性別平等知能和性別敏感度。除卻授課時間,日常交流、互動亦可帶入此議題,如透過聯絡簿分享文章,讓學生思考怎麼改變權力關係的性質,如何遏止在權力關係中以威脅利誘等方式悖逆受害者的意願而造成遺憾的狀況,並了解權勢性侵的發生並不限生理性別差異。


人生長河中,我陪伴過受傷擱淺的脆弱靈魂再建信任關係,伴其一點點復原。「復原」並非說服自己傷害不曾來訪,而是自在地與其共存,接受它是生命羈旅中的一段,不再受創傷宰制。陪伴時,需分外留心其步調,以尊重為前提,不強迫他做選擇,做出什麼行動,抑或默不作聲,若無其事的活下去,他已飽嚐權力與支配的迫害,更不可急盼其「復原」而弄巧成拙,且有時我們推動他做出改變,實際上是我們認為他需要這麼做,可他不見得想要。傷口痊癒的時長、方法沒有標準規定,不對其下指導棋,且讓他安心地順流而游吧。


修復自我價值是段漫長苦旅,我們需以同理且開放的心理耐心諦聽他的需求,不批判他的感受,成為其抵禦傷害的避風港,讓哭泣的靈魂重拾信心,再展笑顏。


文: 全芯創傷復原中心年度電影徵文活動第一名作品(筆名:小泡芙)


你可能還想看

全芯創傷復原中心年度電影徵文活動第二名作品「看見,無聲的吶喊」 (2022-02-04)

全芯創傷復原中心年度電影徵文得獎作品第三名「看見沉默的孤島」 (2022-02-03)

得了失語症的蝴蝶朵朵們 (2020-07-08)

置身「N號房」,妳們為何不求救 (2020-06-10)